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吳海 攝)
10月19日,記者從省委宣傳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多彩貴州重大文化工程已于9月26日正式實施。
今年七月,中共貴州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召開,全會決定,大力實施紅色文化重點建設、陽明文化轉化運用、民族文化傳承弘揚、屯堡文化等歷史文化研究推廣“四大工程”。該工程是由貴州省委宣傳部牽頭起草《關于統籌實施多彩貴州重大文化工程的工作方案》,根據《工作方案》分別制定“四大文化工程”實施方案。
貴州歷史悠久、文化多彩,擁有眾多彌足珍貴的文化瑰寶,從不同側面、在不同程度、以不同方式彰顯著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是中華文化百花園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貴州是中國革命的生死攸關轉折地。貴州是紅軍長征活動時間最長、活動范圍最廣的地區,紅色文化資源十分豐富。遵義會議在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和長征初期嚴重受挫的歷史關頭召開,實現了中國革命的偉大轉折,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開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征程。作為長征精神重要形成地和遵義會議精神發源地,貴州更有責任、更有條件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實現新的飛躍。
貴州是王陽明悟道地陽明心學誕生地。明正德年間,明代大儒王陽明在貴州修文“龍場悟道”,陽明心學由此昌明、影響世界,成為誕生在貴州大地上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貴州在研習陽明文化方面“近水樓臺先得月”,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方面更要知行合一走前列。
貴州是多民族和睦共處的聚居地。貴州民族多樣性居于全國前列,是民族文化的大觀園,各民族代代相續、薪火相傳,用智慧和艱辛創造了風情萬種的文化千島,呈現著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發展格局,彰顯著中華文明連續性包容性等突出特性。在很多古老文化都成為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的情況下,貴州大地還活態傳承著不少在中原地區已經消逝了的文化。
貴州曾是衛所屯廣布的軍事戰略要地。貴州是古人類發祥地之一,擁有屯堡文化、夜郎文化、土司文化、沙灘文化等獨具特色和價值的歷史文化。特別是屯堡文化,是隨著明代“貴州建省”與生俱來的文化血脈,不是一般化的地域文化,承載著宏大的國家戰略,具有維護國家統一、促進民族融合的重大價值。
一審:文劍
二審:付芳婧
三審:羅曦
文章評論
其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