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井灣磷石膏渣場改性填料施工區域。(受訪者供圖)
12月17日,在貴陽市開陽縣金中鎮龍井灣磷石膏渣場內,40多輛作業車正在搬運磷石膏改性填料,1.5公里長的復綠帶里柏樹枝丫搖曳。
“這個項目12月初通過了生態環境部的驗收并得到了一致好評,是貴陽在百萬噸以上磷石膏渣場嘗試磷石膏資源化利用取得的首次成功?!辟F州開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環保部副部長孫英俊說。
孫英俊所說的項目,是今年7月貴陽市生態環境局、中南大學、開磷公司聯合開展的政學企合作項目“新型磷石膏材料植生基質創新性關鍵技術攻關及生態復綠工程應用研究——龍井灣綠化工程項目”。該項目通過研究利用新型磷石膏作為邊坡防護及綠化基質材料,形成磷石膏改性填料,應用于邊坡防護及綠化。
“我們對邊坡清表整平后鋪膜進行兜底防滲,再用改性磷石膏替代砂石、黏土對采空區及邊坡堆填壓實,達到標高后再鋪膜進行二次防滲。最后,對裸露邊坡實施改性填料貼坡后覆土復綠,實現采礦采空區及邊坡生態修復?!辟F陽市生態環境局固體廢物管理中心副主任賀滟介紹,項目實施范圍主要為靠近豐厚村山體一側的邊坡及磷石膏渣場終端截洪溝上部裸露的邊坡。
改性磷石膏和普通磷石膏有何區別?賀滟介紹,從普通磷石膏變成磷石膏改性填料,主要就是將磷石膏從二類固體廢物轉變成一類固體廢物,將PH值控制在6至9之間,降低環境污染風險的同時,實現更高價值的資源化利用。
在對磷石膏進行改性的過程中,如果化學藥劑的用量和反應條件控制不當,可能會產生廢水和廢渣的排放問題。該項目實施過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生態保護措施,未產生廢氣、噪聲及固體廢物,確保了區域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跟蹤監測。
監測數據顯示,其浸出液PH、總磷、氟化物、六價鉻、汞、砷、鉻、鎘、鉛等均未超過《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一級排放標準,監測結果基本滿足《貴州省磷石膏無害化處理、綜合利用和暫存污染控制技術規范(試行)》綜合利用控制指標“土方回填材料”。
開陽縣磷礦資源豐富,是我國富磷礦集中分布區。一直以來,磷石膏的無害化處置和綜合利用,是擺在磷化工企業面前的一道難題。
“這個生態修復示范項目的實施,既提高了磷石膏綜合利用率,又解決了大山溝的安全環保隱患問題,還增加了35萬噸的磷酸產量,真是一舉三得。”前段時間,孫英俊還驚喜地發現龍井灣磷石膏渣場內長出了青苔。
“磷石膏主要是磷酸生產過程中的副產物,其殘留的磷酸等酸性物質使得磷石膏整體顯酸性,過酸的環境、透氣性差、含有較多的重金屬,都使得植物難以生長。如今,青苔的出現說明改性非常到位。”孫英俊說。
目前,該項目已綜合利用140萬噸磷石膏改性填料,可消納磷石膏136.7萬噸,生態修復面積達4.6萬平方米,其中復綠面積1.26萬平方米,預計今年12月底磷石膏改性填料產量可達到165萬噸,明年還將繼續擴大生態修復面積。
“該項目是今年貴陽建設‘無廢城市’特色任務之一。磷石膏資源化利用成為貴陽市‘無廢城市’建設的有力抓手,兩者相互促進、協同發展,為貴陽構建綠色、可持續的城市生態環境筑牢根基,在資源循環利用與環境保護的良性互動中,助力貴陽走出一條特色鮮明的‘無廢城市’建設之路?!辟R滟表示。
(通訊員 唐倩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王瑤)
一審:羅忠顯
二審:付芳婧
三審:申謀
文章評論
其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