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冬小雪至,畢節市七星關區撒拉溪鎮龍鳳村的林地里,種植大戶劉贊帶著村民拔草刨土,在半濕潤的土坑中掘出一個個天麻。
在全省林業資源優化配置和產業化發展的推動下,龍鳳村1000余畝閑置林地變成如今的天麻種植基地。
林下種植、林下采摘、林下養殖、森林康養和自然教育……地處云貴高原的貴州,92.5%的國土面積為山地和丘陵,森林面積達1.66億畝,為林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2021年7月,貴州在全國率先出臺《加快推進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將林下經濟發展責任納入市縣推動高質量發展績效評價考核,并相繼制定《貴州省林下經濟專項統計調查制度》《貴州省林下經濟“十四五”發展規劃》等文件,為林下經濟的科學布局和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當前,全省各地林下經濟蓬勃發展,廣袤的森林資源被有效盤活,綠水青山正源源不斷轉化為金山銀山。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完成林草產業總產值3670億元,同比增長3.88%,占全年任務4350億元的84.4%。
多元發展:拓寬林下經濟新途徑
初冬,走進黔東南州天柱縣竹林鎮四十八寨野生九制黃精曬場,一個個盛滿黑褐色黃精的簸箕排列整齊,濃濃的中藥材香味撲鼻。
九制黃精手藝人唐俊介紹,該作坊的黃精產品已經銷售到全國各地,還遠銷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等海外市場,今年僅線上銷售額就已超150萬元。
黃精作為一種傳統中藥材,具有補氣養陰、健脾潤肺等功效。九制黃精,是通過傳統古法工藝柴火木桶蒸制,歷經九蒸九曬九露,自然晾曬精制而成,既保存了黃精藥食同源的功效,還確保了極佳的口感。
今年,四十八寨九制黃精制作坊通過“公司+農戶”的方式,帶動周邊50余戶群眾種植林下黃精,共收購4萬余斤新鮮黃精,實現戶均增收1萬元。
近年來,天柱充分發揮生態資源優勢,加快林下經濟種植、養殖產業的發展步伐。截至目前,全縣1.6萬人從事林下經濟,林下經濟綜合總產值達10億元。
我省林下經濟涵蓋林下種植、林下養殖、林下采集和加工、森林景觀利用等多種產業模式,成功打造了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省級森林康養(試點)基地、森林康養人家等各類經營載體。
精深加工:喚醒林下經濟新活力
眼下,在位于畢節市大方縣慕俄格街道紅星村的貴州九龍天麻有限公司種植基地里,當地群眾搶抓晴好天氣,進行天麻采挖、分揀、裝筐……公司廠房內,工人們緊鑼密鼓地進行清洗、蒸煮、切片、烘干等工序。個大飽滿的鮮天麻“搖身一變”,成為天麻粉、天麻片、天麻酒、天麻膠囊,實現“身價”倍增。
作為一家專門從事天麻生產、加工、研發、銷售等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省級龍頭民營企業,貴州九龍天麻有限公司著力在豐富天麻產業發展鏈上發力?!澳壳埃覀円验_發加工醬香型天麻保健酒、天麻膠囊、天麻面條、天麻雞湯、天麻茶、天麻糖等保健品、食品,申請專利46件、商標25枚。今年公司銷售額已達3000多萬元,年底完成6000萬元的銷售額不成問題。”該公司總經理文平說。
該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種植戶”方式,積極推廣天麻種植,在大方縣核桃鄉、安樂鄉、果瓦鄉、慕俄格街道等鄉鎮建立種植基地,帶動農戶1000余戶,種植面積突破1萬畝,解決群眾就業600余戶1000余人,戶均年增收1.2萬元。
從野生天麻、石斛等名貴中藥材,到松茸、竹蓀等珍稀食用菌,再到蜂蜜、山茶油等天然食品,在黔貴大地這片土地上,這些曾經“養在深閨人未識”的貴州山珍,經過精深加工后,暢銷國內外市場。
數智賦能:激發林下經濟新動能
天麻每公斤零售價143.94元、靈芝每公斤零售價102元、黃精每公斤零售價31.77元……打開貴州省林下經濟產業綜合服務體系移動端,林下產品的市場價格一目了然。
該平臺是全國首個林下經濟產業綜合服務體系運營中心,于2023年9月正式上線。通過服務網和移動端,匯聚全省林業產業基礎數據,推動產業與大數據的有機結合,為企業和用戶提供便利化、多樣化的服務。
該平臺集政務服務系統、林下經濟一張圖、市場服務系統、金融服務系統于一體,用戶可以從中了解最新的林業動態、林下資訊、林下產品實時市場價格走勢以及省內林下產品供需數據。同時,根據采購需求設置的“熱銷榜單”“林下精選”“林下種植”“林下養殖”“林下采集加工”“森林康養”六個展區,為用戶提供快速分類采購入口,多元化滿足用戶的采購需求。
目前,平臺已入駐企業1001家,有商品1340款,合作銀行8家。
在數智化技術加持下,貴州林下產品產業持續升級。一方面,通過引入更先進的數智化技術和設備,提高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另一方面,通過深化與電商平臺、社交媒體等線上渠道的合作,進一步拓寬市場銷售渠道和覆蓋范圍。同時,加強貴州林下經濟產品的品牌建設和營銷推廣力度,提升貴州林下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
?。ㄙF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徐濤 張警)
一審:羅忠顯
二審:付芳婧
三審:申謀
文章評論
其他評論